今年以来,罗城镇以“破除陈规陋习、涵养文明乡风”为目标,通过创新宣传载体、强化榜样引领、健全长效机制,推动移风易俗从“外在推动”转向“内生自觉”,让文明新风吹遍田间地头,为乡村振兴绘就文明底色。
创新宣传载体,打破思想“壁垒”。针对村民中存在的“办事讲排场才有面”“随礼要厚才显情”等固有观念,跳出“贴标语、开大会”的传统模式,把移风易俗宣传融入乡村日常生活场景。依托村级文化广场、农家书屋等阵地,开展“板凳故事会”“乡风大家谈”等活动,邀请村里的老党员、致富能手、好婆婆好媳妇,用身边的真实案例,算清“人情账”“经济账”,讲透“文明才是真体面”的道理。通过村级微信群、户外大屏推送播放方言快板、卡通短视频,让生硬的政策变成群众听得懂、愿意听的家常话。截至目前,已开展主题宣传活动18场,覆盖群众1600余人次,发放宣传手册1500余份。
强化榜样引领,树起行动“灯塔”。把“身边榜样”作为移风易俗的鲜活教材,注重从党员干部、乡贤骨干、普通村民中培树典型,让群众“学有标杆、做有示范”。在党员干部中开展“移风易俗带头承诺”行动,引导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时,主动报备流程、公开费用,优先选择集体婚礼、家庭小宴、生态安葬等简约形式。激活乡贤理事会、红白理事会作用,组建由乡贤、老教师、妇女代表组成的“新风倡导队”,对村里有婚丧事宜的家庭,提前上门“一对一”沟通,既解读政策要求,又结合家庭实际设计方案,让简约办事既有“仪式感”又有“人情味”。
健全长效机制,筑牢参与“根基”。构建“正向激励+反向约束”双轮驱动机制,让移风易俗从“一阵风”变成“长久风”。将“践行文明婚丧礼俗”“拒绝高额彩礼”等内容,纳入“文明家庭”“最美庭院”“孝老爱亲模范”评选标准,通过村级宣传栏、“魅力罗城”公众号集中展示先进事迹,让“文明者有荣誉、守新风得实惠”。组织村民代表共同修订村规民约,明确彩礼标准、婚丧宴席桌数、随礼金额等具体标准,成立由村民代表组成的“乡风监督队”,对违规大操大办的家庭进行劝导,引导群众自我管理、自我约束。
下一步,该镇将继续聚焦村民需求,把移风易俗与乡村文化建设、民生服务相结合,让文明新风不仅“吹得进”乡村,更能“留得住”民心,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“精神动力”,让群众在乡风转变中收获更多幸福感。